煥新升級 金洲公司充填效率提升超60%
發布日期:2025.10.29今年以來,金洲公司宋家莊礦區3#井充填站積極探索、大膽創新,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基礎上,通過“小技小改”深挖充填潛力,實現了充填作業從“人拉肩扛”到“機械助力”的效能突破。不到5分鐘,尾砂輸送、膠固粉配比、管路沖刷等流程便完成調試,充填連貫性大幅提高,設備運轉參數穩定在預設區間。

機械助力 “小技改”打破“攪拌不勻”
“這在以前,連想都不敢想。”操作工宋師傅感慨道,“過去啟動設備得3個人配合,光檢查砂倉料位、調試攪拌轉速就得小半天。”隨著機械化生產的大力推進,原充填設備難以匹配當前生產節奏,立式攪拌機攪拌不均,尾砂處理量始終卡在40m³/h,為破解這一難題,礦區組成攻堅小組,對充填設備進行改造升級。
針對難題,攻堅小組從“心臟”下手,通過更換立式攪拌機,尾砂處理量從40m³/h提升至65m³/h,從源頭上打破了生產效率的瓶頸,實現了充填效率的大幅躍升。從“小半天”到“5分鐘”的速度突破,源于這場脫胎換骨的改造升級。
創新工藝 “小裝置”破解“卡殼風險”
工藝改造不是簡單換設備,而是要讓每一處升級都踩在生產需求的“痛點”上。充填站的舊砂倉缺乏打散裝置與倉內助滑板,導致尾砂不易滑落,充填流程不暢。針對這一難題,攻堅小組實地研討、反復驗證,最終確定了改造方案——加裝高頻振動打散裝置與倉內助滑板,旨在打散管路中堵塞的結塊,有效避免因堵塞導致的充填中斷風險,從而在確保本質安全的同時,實現了充填作業速度的精準控制。
“以往遇到管路堵塞時,經常是整個班的時間都耗在疏通上,現在好了,再不用泥一身、水一身了。”宋師傅邊笑邊說。這一技術改革,不僅成功破解了舊砂倉難以適配全尾充填的難題,更展示了金洲公司在智慧充填路徑上的又一堅定步伐。
風水聯動 “小細節”帶來“省心省力”
技術革新,只有起點、沒有終點。傳統充填作業時,操作工守著設備盯參數、手動調節配比,完全是“憑經驗調、靠手感控”的模式,讓充填質量如“過山車”般忽上忽下,既影響井下作業進度,又增加了二次返工的成本。

充填攻堅小組錨定問題關鍵,轉戰管路清潔這一環節,經過反復試驗,果斷摒棄傳統人工沖洗方式,改用風水聯動沖刷技術,通過高壓氣流與清水交替使用,在沖凈管壁殘留的同時,將沖刷時間縮短近一半。
“細節里藏著效率。”攻堅小組負責人介紹,他們還在攪拌系統前加設了過濾篩網,攔截尾砂中的大顆粒雜質;在管路關鍵節點安裝壓力傳感器,實時預警堵塞風險……這些“小改動”讓設備故障率下降了50%,為后續充填作業的智能化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效能躍升 “能充填”躍為“充得高效”
改造后的3#井充填站,最直觀的變化是效率的飛躍——處理量提升62.5%,意味著過去兩天才能完成的充填任務,現在一天就能收尾。值得一提的是,穩定的配比讓充填強度達標率從80%升至98%,井下作業面支護更可靠,返工率幾乎歸零。
“現在充填輕松多了。”操作工指著控制柜屏幕說,“參數都在上面明明白白,不用再圍著設備跑斷腿。”除了效率提升,工藝改造帶來的“隱性收益”同樣可觀。全尾砂充填比例提高后,尾礦庫堆存壓力減輕了40%;風水聯動沖刷技術讓水資源循環利用率提升至85%。
下一步,金洲公司將致力于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“技術創新+工藝優化”新路徑,全方位、多角度推進智能化技術改造升級,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“煥新動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