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南山金優化采礦方法 生產效率大幅提升
發布日期:2025.10.10“今天這活干得順!采場出礦、回填各工序作業效率上去了,人也輕快了。”下班時采場作業工人升井途中暢談道。
成礦規模小極薄礦脈,在布設削壁充填采礦法采場回采過程中往往面臨作業效率低、人員勞動強度大、回采貧損兩率控制不理想等問題。如今,海南山金通過積極探索、大膽創新,針對傳統削壁充填采礦法存在的問題,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,采場生產效率顯著提高。
“在金屬礦山開采領域,如何提高采場生產效率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。我們井下采場多數采用傳統削壁充填采礦法進行采礦,存在出礦效率低、回采損失大、削壁回填易破壞采場上下盤等諸多問題。”采礦工程師陳強說。

為了解決這難題,海南山金成立攻堅工作小組,經過多次現場調研,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優化采場單體設計,配合電耙使用,合理布置采場溜礦井位置,采場出礦、回填工藝均利用電耙替代人工作業。設計利用反井鉆機高效施工采場廢石充填井,將上部中段廢石用于回填采場,替換采場削壁工藝,降低采場上下盤滑幫風險。同時,與高校、設計院合作,購進井下使用小型可移動泡沫混凝土充填設備,采場落礦前使用泡沫混凝土在廢石充填體上澆面,使用沫混凝土代替原有的濾布墊層,為電耙在采場出礦運行提供先決條件。采場底板粉礦損失減少,有效降低了采場回采時粉礦損失。
“按照老方案,采場爆破時先崩礦石,再崩圍巖,出礦用人工耙斗,充填靠礦車倒廢,一道工序卡殼,整個循環就斷了檔,完成每月生產任務都難。采礦方法優化后,現在的采場像個上了油的齒輪,單采場出礦能力提升約200噸/月。出礦作業人員數量減少50%,成本節約的同時,降低回采安全風險。”采礦專業技術管理人員李永凱說。
上一條:
赤峰柴礦通過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認定